世界上生命力最頑強的生物 水熊蟲能在任何環(huán)境中存活(4)
嘉許君
相比于水熊蟲,其他動物的基因組包含的“異物”很少(人類也有外源基因,但非常有限,主要通過轉座子和病毒獲得)。之前,微小的水生動物——輪蟲,是具有最多外源DNA的記錄保持者,為8%至9%。而現(xiàn)在水熊蟲后來居上了。
我們之前就提到,水熊蟲有一種特殊的能力:當遭遇極其惡劣的環(huán)境時,會慢慢失水變干,但當有適合的生存條件時,它又會蘇醒。研究人員懷疑可能正是這種能力,在“盜取’他人基因中發(fā)揮作用。當水熊蟲變干,它們的基因組會斷裂。當補充水分后,水熊蟲細胞的細胞膜仍然會保持一段時間的“泄漏”狀態(tài),當細胞快速地修復自己受損的DNA時,可能會將外界環(huán)境中的某些DNA帶到細胞中,嵌入自己的基因組中。所以,脫水干燥、細胞膜“泄漏”和DNA斷裂之間存在的關系,可能是水熊蟲成為“大盜賊”的重要幕后推手。
對于水熊蟲那些優(yōu)越的生存技能來說,這些大量的外源基因可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如果水熊蟲們從能忍耐嚴苛環(huán)境的生物那里獲得了DNA,那么它們可能因此獲得忍耐嚴苛環(huán)境的能力。也就是說,從細菌、真菌和植物盜取來的外來基因,可能已經賦予水熊蟲能在沸水、冷凍環(huán)境,甚至是宇宙真空條件下生存的能力。
關于水熊蟲是如何設法湊齊這么多外源遺傳物質的,進一步的研究仍在進行之中。研究人員表示,在未來,水熊蟲基因的研究可能會有助于藥品、疫苗的開發(fā),使疫苗不再需要低溫保存,甚至可以當場脫水變干和復活,這對偏遠的農村診所或危機地帶(戰(zhàn)爭區(qū))來說,可以稱得上是個絕對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