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和紳死得最淡定 和紳簡介臨死前還作詩(2)
爾晴君
事實上,對和紳的全面定位應該是——政治家、經濟官僚、詩人、學者、藝術鑒賞家和政治斗爭的失敗者。在乾隆后期,他在整頓國家財政制度、管理文化事務,特別是外交事務方面,都作出了相當杰出的貢獻。他主編了《四庫全書》《大清一統(tǒng)志》《三通》等大型叢書,《紅樓夢》能流行于世,據(jù)說他的功勞尤大。
因為精通多種語言,所以和紳實際上充任了當時的外交部長,曾多次負責接待朝鮮、英國等國的使臣。英使馬戛爾尼曾評論和紳說,在談判中“保持了他尊嚴的身份'“態(tài)度和藹可親,對問題的認識尖銳深刻,不愧是一位成熟的政治家”僅止這些才能,已經足以使乾隆離不開他。
三、和紳四面圓滑
更讓老皇帝感覺舒服的,是他的情商髙于智商,與人相處總能使對方感覺愉快。史書載這位美男子“行止輕儇,不矜咸儀,言語便給,喜歡詼諧,然性機敏,過目輒能記誦”。他毫無士大夫的方巾氣,據(jù)《嘯亭雜錄》載:“和相雖位極人臣t然殊乏大臣體度,好言市井譴語,以為嬉笑,嘗于干清宮演禮,諸王大臣多有俊雅者,和笑曰:‘今日如孫武子教演女兒兵矣。’”
能在乾隆面前這樣說話的,滿朝只有和紳一人而巳。他善解人意,凡事從不用皇帝廢話。他辦事干練,嘉慶也不得不承認他“精明敏捷”,他特別長于游刃有余地應付各種突發(fā)事件。凡遇繁難政務,乾隆常常派和紳去處理,和紳以其機敏果斷屢獲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