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中的巨無霸含肺魚 體長8米重達2噸一口吞下鯊魚(2)
Julie
三、肺魚的歷史進化過程
與其它的魚類家族相比,肺魚類一直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家族。從這一支進化路線的主干發(fā)展出了角齒魚屬,它們在三疊紀和隨后的整個中生代里曾經(jīng)廣泛分布在世界上大多數(shù)的大陸水域里?,F(xiàn)代的大洋洲肺魚就是角齒魚的直接后裔。
非洲的肺魚和南美洲的肺魚則是從肺魚亞綱進化主干分化出去的旁支。非洲肺魚的偶鰭退化成又長又細的鞭狀,而南美洲的肺魚偶鰭也顯著縮小,成為相當小的附肢。
肺魚類在南半球大陸上的分布狀況使一些地史學家認為這證明了過去南半球的各個大陸曾經(jīng)有緊密的聯(lián)系。但是也有的科學家認為,既然地質歷史時期各種各樣的肺魚曾經(jīng)遍布世界,那么現(xiàn)代肺魚的分布情況只是代表了過去一度范圍廣闊的肺魚棲息地在現(xiàn)代的遺跡。
肺魚的存在為我們了解過去魚類向原始的兩棲類的過渡提供了參照。但是要說肺魚就是兩棲類的祖先則證據(jù)依然不足,例如,它們的顱骨硬骨化的程度很低,這與兩棲動物那種堅實的硬骨質的顱骨比起來顯得差距很大;而且,肺魚類的偶鰭特化得很厲害,顯得過于纖弱,很難使人把它們與兩棲類那些強壯的四肢聯(lián)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