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喪葬習俗(2)
一點點的藍
香港殯葬禁忌常識
不穿顏色鮮艷衣服,不戴顯眼金飾手飾。不要說多謝,只要有心人,很多人對喪禮都有所顧忌,如亡者并非親屬或深交,非必要也不會出席。對亡者家屬來說,會很感激專誠來吊唁的有心人,不過,千萬不要對他們說「多謝」(可以「有心」代替),離開時也不要送客。因為辦喪事不是件好事,說「多謝」會不吉利,而且從殯儀館內送走的都不是活人,送客等同詛咒他們。當賓客要走的時候,禮貌上隨便地說句拜拜,讓他們自己離開便成。
吉儀要即棄,切勿帶回家
吉儀是一個白色的直度信封,中間有一道紅條,上面以藍色字寫「吉儀」,內況有一條白色毛巾、一粒糖和一枚一元硬幣,用來答謝來吊唁的親友。白色毛巾的用途是給來賓抹眼淚的,不過現(xiàn)時多會用紙巾來代替。而那粒糖的用意,則是借甜味來給喪禮參加者減少哀痛和傷感,要於當日內吃下,如不嗜甜的可舔一口才丟棄。至於那一元硬幣則是用作帛金的回禮,必須在當日用掉,不得帶回家,否則會帶來霉氣和惡運。
帛金銀碼數(shù),整數(shù)加一元
親友們向亡者家屬送上帛金,除了對亡者表示敬意外,也是減輕亡者家屬在辦喪事時的財政負擔的最實際方法。傳統(tǒng)上會在整數(shù)的銀碼上加多一個一元硬幣,原因有二:
一為銀碼以「零一」作結,含有「只有一次」的意思。
其次,如親友送上的帛金銀碼是整數(shù),當減除吉儀內的一元后,尾數(shù)便是九,就有「長久」的隱喻。白事誰也不想長久,所以須在整數(shù)銀碼上加上一元的帛金,當付出者接到吉儀并收取內況的一元后,便不會以九字作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