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人”民俗文化(2)
琳瑜子
隴南白馬人民俗文化研究會原名譽會長郭玉虎曾著文指出,白馬人是在中國主流歷史學上已消逝的氐文化的直接繼承人,是深藏于大山中的一顆民俗文化活化石。但是,由于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白馬人民俗文化的傳承也面臨著“斷層”的困擾。
為了不讓白馬人民俗文化絕跡,近年來,隴南市通過調研報告、民意調查等形式對挖掘、搶救、保護和利用白馬人民俗文化提出寶貴意見。2008年隴南市成立了隴南白馬人民俗文化研究會,組織召開了首次白馬人民俗文化保護研討會,編輯出版了《隴南白馬人民俗文化研究調查資料卷》和《隴南白馬人民俗文化研究論文卷》等書,較全面地挖掘整理了文縣白馬民俗文化。
2009年,隴南市政協(xié)組織隴南白馬人民俗文化研究會邀請專家學者,深入白馬人村寨,運用錄音、錄像、照相等現(xiàn)代化手段,采集了大量民俗文化資料,編輯并出版了《隴南白馬人民俗文化研究叢書》,用一手資料展示了隴南白馬人民俗風情及精神風貌,并通過白馬人的語言、故事、服飾、舞蹈、歌曲,反映了白馬人歷史、信仰、生產生活及文化生活。
沈璇介紹,從2010年開始至今,文縣政府也加強了對白馬人民俗文化的保護,擴大了“池哥晝”等民俗文化傳承隊伍,有效保護了民俗藝術和傳統(tǒng)制作工藝,增強了白馬人對自己民俗文化保護和挖掘的自覺性?!拔覀兠磕杲M織民俗文化表演隊,先后參加了第四屆中國藝術節(jié)、深圳文博會等國家、省、市一些文藝活動,以展示白馬人的民俗文化,積極推廣白馬人民俗文化?!?/p>
據介紹,文縣已將168首白馬民間歌曲,譯成漢字歌詞,并錄制成電子檔案予以保存,收集翻譯白馬語言文字8000余字,記錄白馬民間傳說10余段,拍攝白馬服飾工藝8種、白馬舞蹈12支,興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所6座。
“如今,白馬人對自己的文化有了足夠的重視,省市縣各級也對白馬人民俗文化加強了保護,但白馬民族民間文化搶救保護工作仍需繼續(xù)加強。”沈璇說。未來,當地還將進一步規(guī)范白馬人語言、服飾、歌舞、飲食、喜慶、喪葬等民俗文化,更加突出本民族的文化符號特色,把白馬人民俗文化研究推向全國乃至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