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土家族過年習俗(2)
俊賢
二十六要推湯圓,將糯米對上少量的粘米(全是糯米就推不動磨)淘洗干凈,用溫水泡上半天,然后用石磨成米漿(要稀一點,米才能磨得細,做出的湯圓才好吃),磨好后用包袱裝好,吊起來將水分瀝干,就可以做湯圓了。有時候瀝干時間太長,做菜(炸湯圓粑粑)時急著要用,就會在米漿上面墊幾層包袱,用柴灰將水分吸干,使其可以做出不同形狀的粑粑。湯圓瀝干后,會將它掰成小塊曬干,能保存到來年的五六月。小時候家里沒錢買餅干糕點,就等著吃湯圓粑粑。常常站在灶前看母親將做成條狀的“湯圓絞”丟進油鍋,無數(shù)的小氣泡在它周圍翻滾,還有“滋滋”的破裂聲,此時喉嚨里都快伸出一只手,將它從油鍋里撈起來。等到起鍋了,就迫不及待的拿上兩個,也顧不得燙就往嘴里送,那又脆又想的味道讓我想想就流口水。
到二十七就要磨豆腐了。以前看電視劇《新白娘子傳奇》時,戚寶山就說:“人生有三苦:乘船、打鐵、買豆腐?!笨梢娮龆垢⒉皇且患秩菀椎氖?。人們將泡好的黃豆磨成豆?jié){,然后放在鍋里煮,此時要放適量的堿。豆腐的好壞全在這放堿的時機和分量上,方的不好,這一鍋豆腐就砸了。因而在豆腐磨好之后都要找一個“高手”放堿,我伯母就是這樣一個高手,我們幾家的豆腐常常由她來放堿的。到現(xiàn)在我都還驚異與這種神奇的魔術(shù),那一鍋豆?jié){,怎么就會乖乖的變成一塊塊的豆腐了的。豆腐是不能長時間存放的,母親常常將磨好的豆腐用水泡上幾塊,再將剩余的有簍子放在火爐上炕干,做成豆腐干。我向來不怎么愛吃豆腐,做豆腐的時候都不會觀摩太久,就拉著伙伴們出去瘋了。
到二十八,吃食基本都準備好了。下面將進行一件更重要的工作,“打揚塵”(即清潔大掃除)。到竹園里砍幾根細小輕便的竹子,捆扎在一起,開始清掃房間里面的灰塵雜物,以便“除舊迎新”。打完“揚塵”后就要清理房間,打掃地面,擦拭家具。到了晚上就要“洗邋遢”了,我們那里流傳這這樣一句話:“臘月二十八,洗邋遢,臘月二十九,洗臘狗”。不分男女老少都要在這天沐浴,將就一年的污穢洗掉,以一個嶄新的面貌迎接新年的到來。男人們還要在這一天理發(fā),過年以后是不準理發(fā)的。所以這天理發(fā)店的生意特別好,有時要排半天的隊才能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