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興化茅山會船(3)
偉才君
茅山會船,一般都在清明節(jié)前七、八天就作準備。主要內容有:
一、抱篙
撐會船人員一般由家族、村組或村中志同道合的青壯年男性自由組合而成。節(jié)前他們擇日選派人員到沈埨或茅山竹廠選購符合撐會船用的長短適中、粗細均勻、質量上乘的頭篙和梢篙,按本村當年計劃安排出會會船的大小、人員多少購買。購回的竹篙梢頭都用紅綠綢布包扎。
二、選船
許多村莊參會船員早在頭一年夏季來臨之前,就選好下年所撐會船。一些新造的船、輕便的船、好撐的船紛紛被選中。由于人們將清明撐會船當成是行善積德的好事看待,自家的船一旦被選中,全家人都十分高興,感到吉祥幸運。一些選中的船主還主動將船拉上岸去船苔、曬干、用桐油保養(yǎng)。
三、鋪船
被選中的船于清明節(jié)六、七天之前就作鋪船準備。先是用寬厚的竹篾片將會船左右兩側船舷綁扎牢靠,以防撐船時竹篙損傷船體。其次是用整齊的木板鋪船,為撐會船人員提供一個安全、穩(wěn)當的站立環(huán)境,以適應快速撐船比賽的要求。
四、試水
會船鋪好以后,撐會船人員(18至60歲男性身體健壯人員)約定時間試撐(即試水)。在試水過程中,一旦發(fā)現問題,如木板鋪設不夠平整、竹篙不夠合手,隊員之間上下篙不夠協(xié)調等情況,均及時予以整改。
五、彩化
清明節(jié)前一天,各出會村莊的所有會船都進行彩化。所謂彩化,就是在每條會船上豎起一桿旗桿,上懸一面三角龍旗。而代表自然村莊的大會船則懸掛斜面龍旗,上面寫上村莊的名字。而茅山本地的主會船則懸掛三面金龍大旗,十分威風,有旗艦的氣勢!與此同時,出會船的較大村莊在清明節(jié)前一天,都在村莊中心豎起高高的旗桿,掛起大旗,告示全村及附近小村舍周知:明天會船前往茅山赴會!
六、出會、競賽
清明節(jié)這一天五更時分,出會的各個自然村莊,由專人負責的大鑼便按時敲響,撐會船的人員即起床洗漱,帶上鏟鍬、香燭、壽紙、水飯、鞭炮登上各自的會船,爭先恐后地將船快速撐往本村郊外亂墳地上去填無主墳墓,焚紙錢、灑水飯、放鞭炮,奠祭無主墳中的亡靈。祭祀儀式完畢之后,快速將會船撐回村里,用完早餐后,再列隊前往茅山西大河集中賽船。
屆時,東西長達五、六華里,南北寬約百米的茅山西大河里,泊滿了來自北邊的九尖、穆家堡、冒家莊、沈埨、安塘、關口、管家莊、唐家莊、徐富莊、花楊莊、季家莊、黃岱莊、馮家莊、刁家莊、田家莊、南張北張莊;東邊的趙萬莊、徐秤莊、戴垛莊、歐家莊、葛黃莊、黃尤莊、蔣家莊、張季莊、紀家莊、郭堡莊、溱潼三里澤、西陳莊、小甸址、戴家澤、裴馬莊、趙家莊、張家莊、夏家莊、石家莊、萬家莊、帥垛莊、孫家堡、史家堡、董呂莊、北朱莊;南邊的邊城、伍張、夏家泊、十三官莊、擺宴垛、北蔣村、東西滸垛、西板埨;西邊的校家莊、陳家堡、袁家莊、蔣家莊、陸家莊、尚家莊、沈陽莊、蔡家堡、南北盧家莊、東西二里堡以及茅山的紀家莊、荀家莊、朱龍莊、孫王莊、姜家莊、白馬村、馮家村、顧蔡等三十一個自然村莊近400條會船云集于此。一時大河兩岸成千上萬觀眾在歡呼,河里一條條會船首尾相連、竹篙如林、百舸競發(fā),嘩嘩流水聲、哐哐鑼鼓聲,一浪高過一浪,整個西大河在沸騰,其聲勢之大,場面之宏偉壯觀,令人嘆為觀止。
七、送頭篙及酒會
傍晚,各路會船在茅山西大河集體賽船或單船表演以后,便陸續(xù)返回各自的村莊,稍事休整后,已是華燈初上時光,根據預先約定安排,部分會船的頭篙或會旗送給村中新婚夫婦或結婚多年仍未生育的家庭,祝他們早生貴子。晚上,所有參與會船活動的人員一齊共享會船上供奉的三牲美酒,同時邊吃邊喝邊談,總結當天比賽情況,宣告本年度撐會船活動結束。
茅山會船自明初一直撐到現在,至少也有600年的歷史。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許多往事經過歷史風雨的沖刷已面目全非,甚至難覓蹤跡。然而,茅山清明會船這朵具有無限生命力的奇葩卻常開不衰,即使在十分困難的“十年浩劫”時期也沒間斷。
茅山會船有許多美麗的傳說、整套祭奠禮儀程序和一些禁忌,它反映了興化圩南地區(qū)以茅山為中心,方圓幾十平方公里范圍之內大小幾十個村莊的先民們在生產、生活、文化等方面的聰明智慧和愛憎分明的大無畏精神,是一項活的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