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和矯治學生暴力行為的六個方法
舊事兒
青少年正處于追夢的季節(jié),他們追星、玩電腦、早戀,是為了擴大社交、表現自我、宣泄壓力。學校和家庭應給予理解和引導。其實孩子對學習的重要性非常清楚,只是他們已經養(yǎng)成了習慣,管不住自己,擺脫不了內心的壓力和煩躁,于是就麻痹自己,或者回避問題。那么,怎樣才能正確的幫到他們呢?
青少年正處于追夢的季節(jié),他們追星、玩電腦、早戀,是為了擴大社交、表現自我、宣泄壓力。學校和家庭應給予理解和引導。其實孩子對學習的重要性非常清楚,只是他們已經養(yǎng)成了習慣,管不住自己,擺脫不了內心的壓力和煩躁,于是就麻痹自己,或者回避問題。那么,怎樣才能正確的幫到他們呢?
方法一:尊重學生人格,幫助學生樹立起自信心。對青少年的管理,要建立在尊重他們人格的基礎之上,與之達到心理的和諧,要滿腔熱情,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促使他們轉變、轉化。只有這樣,才能排除溝通障礙,使之向你敞開心扉,接納你,通過他們自己的評價和選擇來接受你的批評和教育。同時,要讓他們清楚師長都在關注他們,愛護他們,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的溫暖,從而樹立起重新生活的信心。
方法二:開展形式多樣的心理輔導活動。通過活潑生動的心理活動課和心理訓練活動形式,學生可以掌握各種心理學常識、心理的自我調整方式和方法,提高心理的自我監(jiān)控能力。
方法三:鍛煉學生對挫折的忍受性。挫折往往是發(fā)生攻擊行為的關鍵因素,特別是那些使個體認為專橫、不公平或自我貶值的挫折。引導學生練習使用建設方式來應付挫折,提高對挫折本身的分析與認識,增強對打擊的忍受力,預防攻擊行為的發(fā)生。
方法四:適當的情緒宣泄。有些攻擊性行為是因為情緒無處發(fā)泄而引發(fā)的。學校要建立心理咨詢室,設置專職的心理教師,及時發(fā)現學生的心理問題,疏通宣泄渠道,消除恨意,緩解緊張情緒,降低攻擊行為。
方法五:樹立青少年的自我保護意識。學校、家庭和社會應當聯合起來,共同幫助青少年樹立積極的自我保護意識,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比如在緊急情況下怎樣撥打110、危機發(fā)生后怎樣尋求幫助等等。
方法六:凈化交際環(huán)境。我們要用生動鮮活的事例告誡青少年交友要謹慎,不與有暴力傾向的人來往,不拉幫結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