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丘歸德府文廟
瑄旗
歸德府文廟,又名孔廟,為祭孔圣地。坐落在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qū)商丘古城內明倫堂東,是河南省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的文廟建筑,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四年至三十八年(公元1555年至1559年),距今已有近500年的歷史。
孔子周游列國時,曾在此講學,后人為紀念孔子,就在此修建了文廟。前有畔池,并立有范仲淹的塑像。與全國其他各地文廟前殿后學(堂)布局不同的是,歸德府文廟是唯一一座學堂建在大殿右側的文廟,形成了左殿右學的獨特建筑格局。
歸德府文廟中的主體建筑大成殿面闊7間,進深3間,9脊6獸,飛檐挑角,為單檐歇山式建筑,浮雕龍鳳大脊,紅墻琉璃綠瓦,正中飾一寶瓶,兩端置鴟吻,垂戧脊下均有獸形浮雕,浮雕斜撐,房頂由32根胸圍1米的明柱擎起。檐下無斗拱,四周平出耍頭承托檐部。耍頭間開方窗,四角四根托角梁,檐下一周有16根明柱,柱下有青石鼓形柱礎柱下有1米高的鼓形柱礎。整座建筑座落在高0.6米的臺基之上,臺基周用青石砌成。
明倫堂高大雄偉,古樸粗礦,建筑藝術極具中原風格。整座建筑高大雄偉,造型別致。
文廟東側還有一樹圍達4米多高的千年皂角樹,院內的孔子及其弟子的雕像。原有大殿、欞星門、照壁、泮池、名宦祠、鄉(xiāng)賢祠、戟門、東西廡殿、啟圣祠、教諭宅和訓導宅?,F(xiàn)僅存大成殿、明倫堂、泮池。存明、清重修碑記5通。
歸德府文廟與府學座落在歸德府古城內,中山東二街路北,文廟是明清時期歸德府官員和儒學界人士祭祀孔子的廟宇。現(xiàn)存的文廟主體建筑大成殿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間,原殿前建有欞星門、泮池、戟門、東西廡殿、名宦祠、鄉(xiāng)賢祠,其后建有敬一亭、啟圣祠、教諭宅等建筑,現(xiàn)僅存大成殿和泮池。大成殿面闊七間,進深四間,紅墻綠瓦,磚木結構單檐歇山式建筑,九脊十獸十分壯觀。特別是該建筑四角使用老戧技術使翼角出挑蒼勁有力,而檐口沒有使用斗拱,采用杠桿技術原理,在平板枋上置童柱,承托耍頭,使周圍檐頭出挑有和斗拱同樣的效果,非常有地方特色。特別是那四角的老戧浮雕云龍圖案并加彩繪,更給該建筑增添了美麗的色彩。向南距大成殿80米,為歸德府文廟的泮池。大成殿東側有樹齡近500年的古皂角樹一株。
府學位于文廟的西側。與其它地區(qū)不同的是,全國大部分府、縣的文廟與府學都是前廟后學,而歸德府文廟與府學卻是左廟右學。其始建于明正德初年,嘉靖年間歸德州升為府,州儒學即改為府儒學。原建筑有學門、禮門、東西號房、明倫堂、教官宅、啟圣祠等建筑,現(xiàn)僅存明倫堂。明倫堂面闊五間,進深三間,為單檐歇山式建筑,磚木結構,青磚灰瓦,九脊十獸,外觀甚為壯觀。
歸德府文廟與府學現(xiàn)存建筑造型獨特、結構科學、歷史久遠,有較高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獨特的藝術價值。
2000年9月2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