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免费观看一区,亚洲人成日韩中文字幕不,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

<sup id="mtwjv"></sup>
<legend id="mtwjv"></legend>

    山東聊城8個古村落(2)

    文耀

    聊城迷魂陣村

    “迷魂陣”村位于山東省陽谷縣城東北6公里處。是一對奇特的小村莊。南村叫大迷魂陣,北村叫小迷魂陣。大迷魂陣村小,而小迷魂陣村大。迷魂陣村至今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它被稱為中國軍事文化的“活化石”。

    相傳,這個村子就是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孫臏智擒龐涓的古戰(zhàn)場。那時,孫臏和龐涓同拜鬼谷子為師,研習兵法。后來,齊魏相爭時,孫臏在陽谷的地面上擺出了迷魂陣,困住了龐涓的大軍,還故意在陣的西南方開了個小口,放走龐涓。龐涓逃出后,以為自己脫險了,沒想到卻進到孫臏的另一個迷魂陣里。最后,在馬陵道口,龐涓兵敗自殺,孫臏從此名揚天下。后來,人們就在這個地方按孫臏布兵的格局建房子,迷魂陣村由此誕生。

    聊城七一村

    陽谷七級鎮(zhèn)坐落于京杭大運河沿岸,明清時期,是一個商賈云集的集貿重鎮(zhèn),因古運河碼頭曾建有七級臺階,故而得名。老七級鎮(zhèn)原為大鎮(zhèn),后分為七一村、七二村和七三村,現(xiàn)在的七一村所處位置便是老七級鎮(zhèn)的鎮(zhèn)中心?,F(xiàn)存的完整明清古建筑群主要集中在七一村,至今仍有一條保存完整的古街。

    在一塊石碑上,對七級運河古街有詳細的記載,它始建于明代,與七級碼頭相連,街面為石板路,東西街長220米,南北長300米,寬4至6米,明清兩代重要的商業(yè)街區(qū),現(xiàn)保存明清、民國及文革時期建筑22處。

    聊城海會寺村

    海會寺位于山東陽谷城,修建于康熙年間,是元代禮部尚書的故址。整個建筑糅合了清代典型的廟宇和會館的風格,是古運河民族文化旅游線路上的重要景點之一。

    聊城北馬陵村

    馬陵之戰(zhàn):公元前341年,魏將龐涓討伐韓國,韓國向鄰邦齊國求救。齊國國君任命田忌、田嬰為將,孫臏為軍師攻打魏國。孫臏用“減灶”之計誘引魏國太子申和龐涓等人進入地勢復雜、易攻難守的馬陵道,被埋伏在馬陵道之中的孫臏兵士,萬弩齊發(fā),大敗魏軍,太子申被擄獲,龐涓自殺。

    馬陵分為南、北馬陵兩個自然村。馬陵紀念館、碧霞祠等位于北馬陵村。北馬陵村目前也被山東省住建廳評為了“省級傳統(tǒng)村落”。據(jù)說是在先秦時期,在村里居住的以姓馬居多,加之當時地形多以土丘、溝壑為主,后遂取名馬陵。

    聊城魏莊村

    魏莊村,位于距東阿縣城3公里處的姜樓鎮(zhèn),前街街中央矗立著兩座巍峨壯觀、造型精美的仿木結構的石牌坊,這就是建于清代的節(jié)孝坊和孝子坊,兩坊相距16米,全部用上等的青石料雕琢、筑砌而成,是難得的古代石刻藝術珍品,現(xiàn)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節(jié)孝坊,建于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是為魏莊村一位雷姓的寡婦所立。該坊面闊7.2米,建筑結構2層3間4柱,頂為歇山式,頂有石壟,脊兩邊有龍吻,正脊柱有葫蘆狀石雕,樓角原有小獅子脊獸,沿下雕有椽、垂柱和斗拱等仿木構件。

    孝子坊,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是為孝子魏惠饒而建,舊《東阿縣志·古跡志》有載:"在魏莊,乾隆四十五年四月為孝子魏惠饒建"。該坊面闊6.8米,高6.6米,建筑結構為3間4柱,柱頂端有一石獅,為蹲式。

    魏莊石牌坊是清康乾盛世的產物,是存世不可多得的石砌建筑物,其建造目的主要是頌揚封建時代的倫理道德和孝悌思想,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和藝術價值,為我們研究清代前期的石刻藝術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內容加載中……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