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咀嚼鍛煉分哪三步走
相忘
“寶寶咀嚼鍛煉分哪三步走”,很多人都關心這個問題,接下來就跟隨吱客安全網一起來詳細了解下這方面的知識吧。
在大人看來,吞咽咀嚼似乎是與生俱來的能力,對小寶寶來說卻完全不是這樣。寶寶的口唇生來就有尋覓和吸吮的本領,但咀嚼卻是需要學習的。咀嚼的練習不僅僅是學嚼的動作,也需要學習吞咽,以及如何把咀嚼和吞咽動作協(xié)調起來。下面就一起隨吱客網小編來了解一下寶寶咀嚼鍛煉分哪三步走吧。
雖然孩子天生就會吞咽,但是那只是吞咽流質食物,和吞咽固體、半流質食物是不同的;另外,寶寶天生就會的吞咽動作是和吸吮動作相聯(lián)系的,而與咀嚼動作相聯(lián)系的吞咽則需要重新學習,并且建立起它和咀嚼動作之間的協(xié)調,這一系列動作的完成需要舌頭、口腔、面頰肌肉和牙齒彼此協(xié)調運動,必須經過對口腔、咽喉的反復刺激和不斷訓練才能獲得。因此,習慣了吸吮的寶寶要學會咀嚼吞咽需要一個過程。
咀嚼訓練的關鍵期
6-12個月是發(fā)展寶寶咀嚼和吞咽技巧的關鍵期,一般在7-9個月時咀嚼動作變得有節(jié)奏而協(xié)調,大約1歲時寶寶的咀嚼能力就成熟了。一般認為,當寶寶有上下咬的動作時,就表示他咀嚼食物的能力已初步具備。爸媽要及時進行針對性的鍛煉。一旦錯過時機,寶寶就會失去學習的興趣,日后再加以訓練往往事倍功半,而且技巧也會不夠純熟,往往嚼三兩下就吞下去或嚼后含在嘴里不愿下咽。
寶寶咀嚼鍛煉三步走
1: 6個月開始 吞咽 半流質 米糊、果泥、蔬菜泥、蛋黃泥 剛開始用小勺喂時,寶寶或多或少會將食物頂出或吐出。這是正常的現(xiàn)象,因為之前的寶寶習慣了吸吮,尚未形成與吞咽動作有關的條件反射,媽媽只要多喂幾次即可。
喂食時可將食物放到舌頭后方,寶寶會通過舌頭的前后蠕動配合做出吸吮和吞咽的動作,逐步適應吞咽。
2:6~12個月 咬、嚼 黏稠、粗顆粒 碎肉、碎菜末、碎塊水果、面包片、手指餅、小魚干開始時,媽媽應先給寶寶示范具體的咀嚼動作,教寶寶咀嚼;
可用語言提醒寶寶用牙齒咬。
3:12個月以上 咀嚼后的吞咽較粗的固體水餃、餛飩、米飯、魚、肉、蛋禽類,2歲以后可以吃家常食物孩子的咀嚼效率比成人低。每口食物應慢慢咀嚼,最好每口咀嚼10次以上。
咀嚼的好處
◎ 促進腸胃功能的發(fā)育;
◎ 有利于唾液腺的分泌,讓唾液與食物充分混合,促進食欲;
◎ 使食物磨得比較細碎,提高消化酶活性,促進消化,有利營養(yǎng)素的吸收;
◎ 促進牙齒發(fā)育和生長。咀嚼能力不夠,寶寶的頜骨發(fā)育不好,長出來的牙齒會排列不齊;有的孩子乳牙脫落過晚,最常見的原因之一也是因為孩子吃的食品過于精細,沒有充分發(fā)揮牙齒的生理性功能,只有充分咀嚼食物才能促進乳牙牙根的生長發(fā)育及其自然吸收、脫落。
◎ 充分的咀嚼可以訓練口腔、舌頭、嘴唇等相應器官肌肉的協(xié)調性及靈活性,提高寶寶發(fā)音的清晰程度。
以上就是寶寶咀嚼鍛煉分哪三步走的內容介紹,如果你對怎么給嬰幼兒添加輔食等有關嬰幼兒食品方面的知識還有疑問,請繼續(xù)關注吱客網輔食添加技巧安全常識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