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的《哭嫁歌》(5)
昆頡子
隨著娶親隊億的到來,哭嫁也達(dá)到高超。到了半夜雞叫時分,交親娘要替新娘梳頭、開臉。把姑娘原來的辮子梳成“粑粑髻”請人將臉上的汗毛拔去,眉毛扯成一勾新月的樣子。這時要《哭上頭》、《哭扯眉毛》。五更時分,新娘要“吃離娘飯”、“穿露水衣”這時又要《哭離娘席》、《哭穿露水衣》。
上轎的時晨一到,新娘要拜別祖宗了。只見新娘手中拿兩把筷子出了房門,往前后各撒一把,表示分別。這時又要《哭別祖宗》。告別祖宗之后,燈籠火把齊放光明。新娘上轎時,又要《哭上轎》。有的地方新始上轎后,請巫師殺只公雞,用雞血灑在轎子四周,同時將轎子四周打掃一遍。這可能是古老的搶婚習(xí)俗的一種模擬表演。雞血表示掄婚時發(fā)生過流血事件。掃轎,表示毀去掄婚時留下的腳印?,F(xiàn)在的婚俗中,只是一種禁忌而已。
在前往新郎家的路上,新娘坐在轎子里仍然唱著哭嫁歌,一直唱到男方家能聽到哭聲方止。
到了新郎家,舉行拜堂儀式。拜完堂入洞房。這時新郎新娘要爭先坐在床上,據(jù)說誰失坐到床上,將來誰當(dāng)家。
隨著時代的前進(jìn),土家族的婚俗也有了許多變化?;橐鲎灾饕殉闪饲嗄昴信毡榈囊?。過去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對她們已失去約束力,哭嫁習(xí)俗因而謝謝消失,正如一首民歌唱的
高山木葉壘成堆,
問哥會吹不會吹,
哥把木葉吹響了,
只動歌聲不動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