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基因食品得以存在的六大優(yōu)點?
失心瘋
利用轉基因技術生產有利于健康和抗疾病的食品。杜邦和孟山都公司即將推出多種可榨取有益心臟的食用油的大豆。兩大公司還將聯(lián)手推出味道更鮮美且更容易消化的強化大豆新品種。艾爾姆公司與其他公司合作,正在研究高含量抗癌物質的西紅柿,以及可用于生產血紅蛋白的玉米和大豆。
轉基因食品是食品在高科技下的產物,作為一種新型食品,除了安全性不能確定外,相對于傳統(tǒng)農作物及其產品,它還是有著無數(shù)的優(yōu)點的,也正是因為這些優(yōu)點,使得轉基因食品有一大批的支持者。
1、過去改變植物的品種主要是通過育種,這種傳統(tǒng)的育種方式需要的時間長,雜交出的品種不易控制,目的性差,其后代可能高產但不抗病,也可能抗病但不高產,也許是高產但品質差,所以必需一次一次地進行選育。而轉基因技術就不同了,可以選擇任何1個目的基因轉進去,就可得到1個相應的新品種,不用再花那么長的時間篩選了。
2、傳統(tǒng)的育種只能是水稻對水稻,玉米對玉米,進行雜交,不能水稻對玉米,水稻更不能和細菌進行雜交。而轉基因技術不但可以把不同植物的基因進行組合,而且還可以把動物的基因,甚至人的基因組合到植物里去。比如:科學家看中了一種北極熊的基因,認為它有抵抗冷凍的作用,于是將其分離取出,再植入番茄之中,培育出耐寒番茄。
3、通過轉基因技術可培育高產、優(yōu)質、抗病毒、抗蟲、抗寒、抗旱、抗?jié)?、抗鹽堿、抗除草劑等特性的作物新品種,以減少對農藥化肥和水的依賴,降低農業(yè)成本,大幅度地提高單位面積的產量,改善食品的質量,緩解世界糧食短缺的矛盾。例如:馬鈴薯植人天蠶素的基因后,抗清枯病、軟腐病的能力大大提高,過去這兩種病每年會帶來近3成的減產,一種抗科羅拉多馬鈴薯甲蟲的馬鈴薯,可使美國每年少用37萬kg的殺蟲劑;阿根廷播種轉基因豆種后,大豆抗病和抗雜草能力大為增加,使用農藥和除草劑的量減少,生產成本比原來下降了15%。
4、利用轉基因技術生產有利于健康和抗疾病的食品。杜邦和孟山都公司即將推出多種可榨取有益心臟的食用油的大豆。兩大公司還將聯(lián)手推出味道更鮮美且更容易消化的強化大豆新品種。艾爾姆公司與其他公司合作,正在研究高含量抗癌物質的西紅柿,以及可用于生產血紅蛋白的玉米和大豆。此外,含疫苗的香蕉和馬鈴薯也正在加緊研究中;日本科學家利用轉基因技術成功培育出可減少血清膽固醇含量、防止動脈硬化的水稻新品種;歐洲科學家新培育出了米粒中富含維生素A和鐵的轉基因稻,這一成果有可能幫助降低全球范圍內、特別是以稻米為主食的發(fā)展中國家缺鐵性貧血和維生素A缺乏癥的發(fā)病率。
5、轉基因食品可以擺脫季節(jié)、氣候的影響,讓人們一年四季都可吃到新鮮的瓜菜。同時,人們還發(fā)現(xiàn)轉基因作物結出的果實,無論外形還是味道都別具風味。英國的科學家將一種可以破壞葉綠素變異的基因移植到草中,可以使之四季常青,除了具有綠化功能之外,還使畜牧業(yè)受益,因青草的營養(yǎng)比干草高,而使肉的質量提高。
6、利用轉基因技術,把生長素基因、多產基因、促卵素基因、高泌乳量基因、瘦肉型基因、角蛋白基因、抗寄生蟲基因、抗病毒基因等外源基因導入動物的精子、卵細胞或受精卵,可培育出生長周期短、產仔多、生蛋多、泌乳量高,生產的肉類、皮毛品質與加工性能好,并具有抗病性的動物,目前已在牛、羊、豬、雞、魚等家養(yǎng)動物中取得一定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