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治理桃樹上的蚜蟲
暖午后
秋季在桃園行間、周邊空地種植越冬農作物如蠶豆、紫花苜蓿等,創(chuàng)造植物多樣化生態(tài)環(huán)境,有利于天敵越冬,這些作物早春一般有蚜蟲活動為害,為春天出蟄的瓢蟲提供食料,那么怎么治理桃樹上的蚜蟲呢?跟著吱客安全網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桃樹蚜蟲1年發(fā)生20多代,以卵在桃樹枝條、芽縫處越冬,翌年3-4月開始孵化為害。葉被害后,向背面對應縱卷,葉片加厚,色澤變黃,沾滿大量自粉,引起落葉。5-6月繁殖最快,危害最重,那如何防治農作物蟲害呢?化學防治就是利用農藥消滅病蟲害,見效快、功效高、不受時間或地域的限制,因而大部分朋友所喜愛;可根據有害生物、作物、環(huán)境條件三者之間的關系,通過農業(yè)栽培技術,有目的地改變農田生態(tài)環(huán)境,使之有利于農作物生長而不利于有害生物的生長,從而避免或減輕病蟲害。比如可以培育與利用抵抗力強的品種、改變耕作栽培方式、合理調整農作物品種的布局、盡力加強田間管理等,下面來看看怎么治理桃樹上的蚜蟲吧?
1、加強果園管理。結合春季修剪,剪除被害枝梢,集中燒毀。
2、合理配套栽培。在桃園行間或附近不宜種植煙草、白菜等作物,以減少蚜蟲的夏季繁殖場所。
3、保護天敵。瓢蟲、食蚜蠅、草青蛉、寄生蜂是蚜蟲的天敵,應盡量少噴廣譜性農藥,并且避免在天敵多時噴藥。
4、冬季清除枯枝落葉,刮除粗老樹皮,剪除被害枝梢,集中燒毀。5、化學防治:早春在桃芽萌動,越冬卵孵化盛期是防治桃蚜的關鍵時期,此時用菊酯類農藥或硝亞基雜環(huán)類殺蟲劑——吡蟲啉(3000倍)、3%啶蟲脒2500-3000倍噴一次“干枝”,可基本控制危害。危害期,應在蟲口數量沒有大發(fā)生之前噴藥,可用10%吡蟲啉3000-4000倍,48%樂斯本乳油2000倍,山地缺水桃園可采用甲胺磷涂干,此法省工、省水,不傷天敵,在芽萌動期和危害期均可使用。首先將樹干老粗皮輕輕刮去(勿傷樹皮),再將吸水衛(wèi)生紙折疊4-6層,使長寬分別等于周長和干徑,然后把折疊好的衛(wèi)生紙飽蘸50%甲胺磷乳油2-4倍液。用塑料薄膜包扎到樹干上。因藥劑濃度高,操作過程中應帶橡皮手套,工作完后用肥皂洗手,以防中毒。
以上是吱客網小編介紹的怎么治理桃樹上的蚜蟲的內容,如果大家還想了解更多生物災害安全小知識,敬請繼續(xù)瀏覽本站的其他欄目內容,可以讓種植戶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