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故鄉(xiāng) 德國烏爾姆以麻雀為榮
昆明郎
德國南部小城烏爾姆,因為是愛因斯坦的出生地、擁有世界最高的教堂和世界最斜的酒店,叫人另眼相看。不過,小城卻以“麻雀城”自居,并把灰不溜秋的小麻雀當(dāng)作城市的標(biāo)志。這讓很多人不解。
向小麻雀學(xué)習(xí)智慧
烏爾姆有上千年歷史,它位于“奔馳汽車的故鄉(xiāng)”斯圖加特和“花園城市”慕尼黑之間,美麗的多瑙河穿城而過。《環(huán)球時報》記者的烏爾姆之行是從老城區(qū)的明斯特大教堂開始的。它始建于1377年,于1890年完工。教堂主塔高達161.6米,超出舉世聞名的科隆大教堂4.6米,為世界最高尖塔教堂。
在明斯特大教堂頂部,有一只口銜樹枝準(zhǔn)備筑巢的麻雀的塑像。它眺望著著遠方,似乎述說著什么。聽導(dǎo)游介紹,原來100年前,城內(nèi)需要大量木料修大教堂??墒谴蠹蚁氡M辦法也不能把長長的梁木,運進窄小的城門。正無計可施時,木匠瞥見一只小麻雀在鐘塔筑巢,把麥穗橫著運來后再叼起一端圈在鳥巢周邊。于是,他們照葫蘆畫瓢,把木料橫著通過城門再豎起,大功告成。雖然很多人懷疑,愛因斯坦的老鄉(xiāng)們不至于笨得非要麻雀提醒。但有一點是肯定的,當(dāng)?shù)厝伺宸槿钢矔r在建筑結(jié)構(gòu)上體現(xiàn)的非凡天分。
此前,當(dāng)?shù)匾晃桓挥袀髌嫔实牟每p貝爾布林格,也從麻雀身上得到靈感,于1811年試圖用他的“翅膀”飛越多瑙河,遺憾的是沒有成功翱翔藍天,而是躍入多瑙河的碧波中……這是人類最初嘗試的機械飛行。這位裁縫制造的“翅膀”復(fù)制品,至今展示在該市舊市政廳。
城市經(jīng)濟10%與麻雀有關(guān)
在烏爾姆街道上行走,記者抬頭望去,總能看到麻雀雕塑。這些麻雀雕塑形態(tài)、顏色、圖案各不相同。有的身上畫滿樂譜,頭高昂,似乎是音樂家麻雀;有的穿著金色的西服,一副王子的姿態(tài);還有的則像是運動員、小天使、圣誕老人等。對于商業(yè)機構(gòu)來說,還用不同造型和服裝的麻雀來表示各自的行業(yè):旅館門前的麻雀雕像“穿”著門童服裝;珠寶店的麻雀嘴里叼著戒指等。
聽導(dǎo)游說,這些麻雀其實都是教堂頂上那只麻雀的“孩子”。幾年前,藝術(shù)家們復(fù)制了幾百只高1.35米、長1.8米的麻雀,以作慈善拍賣和城市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之用。他們請來學(xué)生、工匠、職員等分別裝飾這些雕像。之后這些麻雀雕像出現(xiàn)在烏爾姆城市各處和周邊地區(qū)。
有趣的是,“烏爾姆麻雀”還成為當(dāng)?shù)馗餍懈鳂I(yè)的商標(biāo)。記者在一家教堂旁邊的一家餐廳用餐時,竟發(fā)現(xiàn)這家餐廳的巧克力是麻雀造型的,這里還有“麻雀套餐”,全德國著名的面食,也叫“烏爾姆麻雀面”。而城市交通線路、足球隊、旅館等也都冠名為“烏爾姆麻雀”。
對于經(jīng)濟學(xué)家來說,麻雀就像烏爾姆的一個品牌商標(biāo)。德國經(jīng)濟研究所的一位專家估計,該市經(jīng)濟的10%與麻雀有關(guān)。麻雀代表一種“平民精神”
行走在烏爾姆街頭,記者不僅僅看到麻雀雕像,還不時有敏捷的小麻雀從眼前飛過。在每家每戶的院子里、陽臺上,記者還看到一個個麻雀屋。這些屋子大多用木頭做成,屋子里放著豐盛的鳥食。而在市中心,麻雀也不怕人,時常飛到游人的手上要面包屑吃。城市里到處都是“雜草樹林區(qū)”;城里還劃分紅黃綠區(qū)域,拒絕污染高的汽車駛?cè)胧兄行牡?。難怪,烏爾姆市被稱為歐洲“都市麻雀樂園”。作為愛因斯坦的出生地,令人奇怪的是,在烏爾姆很少見到愛因斯坦的“痕跡”。
對此,一位鳥類學(xué)家說,“如果一個城市不見了麻雀的蹤影,說明這個城市不再是適宜居住的地方?!甭槿甘菫鯛柲烦鞘谢盍Φ南笳?。而在烏爾姆市擔(dān)任官員的尤丹先生還透露,烏爾姆市曾經(jīng)為誰是城市形象代表起過爭議,是“烏爾姆的兒子”———大科學(xué)家愛因斯坦,還是世界最高的教堂、世界最斜的酒店,抑或小麻雀。最后當(dāng)?shù)厝诉x小麻雀為城市形象代表。這曾讓外人很吃驚。對此,尤丹先生說,這也是市政府借麻雀關(guān)心民生問題的體現(xiàn)。小麻雀代表的是“平民精神”,比愛因斯坦代表的“精英文化”更令人尊敬。一位烏爾姆市民說得更直接,小麻雀就像我們老百姓。難怪,每年,市長大人還帶著官員對著“烏爾姆麻雀”發(fā)誓,學(xué)習(xí)麻雀的“平民精神”。作為市長和官員,“要毫無保留地為平等、共有和公正盡力”。
烏爾姆對麻雀的崇敬,還影響到歐洲人對麻雀的看法。以前,很多國家曾把麻雀貶作“小偷”、“嘰喳婆”?,F(xiàn)在,倫敦人稱小麻雀是“小絨球”,而法國女人還被親切地叫成“親愛的麻雀”,而德國人贊揚小孩子也用“小麻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