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運”的出處、來歷及民間傳說(5)
承安醬
時光如流,轉(zhuǎn)眼到了第二年春天,又是一個春暖花開的晴日,崔護望著城中綻開的桃花不由地觸景生情,回憶起去年春天的城南舊事,感情的烈焰在他心中升騰,在無法壓抑的沖動中,崔護抱著興奮急切的心情,一路快行來到城外尋找往日的舊夢。一路上花開如舊,瑞氣依然宜人,但這一些景物都已喚不起崔護的興致,他心中只有那片燦燦的桃花中的伊人。尋尋覓覓,終于讓他找到了去年那幢茅舍,但見一切如故,好象那一次春日艷遇就是發(fā)生在昨天。走近院落,里面寂靜無聲。他隔著竹籬高呼道:“小生踏春路過,想求些水喝!”他重復(fù)著去年的語言,期盼著去年的那幕再次上演。許久都不見少女出來開門,他喚了幾聲:“絳娘!絳娘!”除了些許微弱的回音外,并無應(yīng)答之聲。再定睛一看,茅舍門上靜靜地掛著一把銅鎖,宣告著主人已不在此。頓時,崔護覺得如一瓢冷水澆頭,火熱的心涼了大半。推開柴門,枯坐在院中桃花樹下。
繽紛的花瓣落了他一衣襟,仍不見少女歸來。又是夕陽西斜的時候了,他訕訕地從窗欞中取出筆墨,悵然地在房門上寫下七絕一首,這就是開頭提到的那首“題都城南莊”。題罷,他仍覺意猶未盡,沉吟兩遍,想改第三句為“人面只今何處去?”轉(zhuǎn)念又想,一首七言絕句中用兩個“今”字,不甚妥當(dāng),于是仍依原句。再看詩中兩次提到“桃花”一詞,卻并不嫌重復(fù),反而更突出了主題,渲染了氣氛。
崔護城南訪舊,沒能見到絳娘,回家后心里一直放不下來,腦子里不斷地問:伊人究竟到哪里去了呢?—掃墓?探親?郊游?甚至是出嫁了?他想來想去,絳娘的倩影時??M繞在心頭。這樣一來,他根本無法用心讀書,甚至連茶飯也難以下咽。于是,數(shù)日之后,他再度往城南尋訪。
這次,他熟練地找到了茅舍,尚未走近,遠遠地就聽到茅舍中傳出了陣陣蒼老的哭聲,崔護心中一緊,連忙加快腳步趕到茅舍前高聲詢問究竟。片刻之后,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漢,顫顫巍巍地走了出來,淚眼模糊中,上下打量著崔護問道:“你是崔護吧?”
對老漢知道自己的名姓,崔護有些訝異,他點頭稱:“晚生是崔護?!崩蠞h一聽,悲從中來,哭著說:“你殺了我的女兒??!”崔護驚詫莫名,急忙詢問:“敢請老丈說明原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