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免费观看一区,亚洲人成日韩中文字幕不,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

<sup id="mtwjv"></sup>
<legend id="mtwjv"></legend>

    中國歷史上狀元之最

    梓柔郎

    中國歷史上狀元之最

    科舉考試以名列第一者為“元”,鄉(xiāng)試第一稱解元,會試第一稱會元。殿試第一稱狀元。

    唐制,舉人赴京應(yīng)禮部試者皆須投狀,因稱居首者為狀頭,故有狀元之稱。從隋朝開始實行科舉制以來,從中經(jīng)歷唐、宋、元、明、清各代,直到清光緒31年(1905年)廢除,歷經(jīng)近1300年。

    據(jù)考證,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科舉狀元孫伏伽(河北故城縣人)開始,到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位狀元劉春霖(河北肅寧縣人)止,在這1283年間,科考的榜數(shù)為745榜,共產(chǎn)生了592名狀元(一說504人),加上其他短命政權(quán)選考的狀元以及各代的武狀元,中國歷史上總計可考的文武狀元為777人。

    一介書生,考取狀元實在不易。全國無數(shù)讀書人,經(jīng)過鄉(xiāng)試、省試,最后到殿試奪魁,競爭之激烈可想而知。宋代大文豪蘇洵就曾發(fā)過“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的感慨。特別到了清代,考到白發(fā)滿頭仍然是個“童生”的不乏其人。四五十歲中進(jìn)士,人們并不覺得他年齡有多大,“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就是這一歷史文化現(xiàn)象的生動寫照。如宋代共產(chǎn)生了118個狀元,據(jù)《中國狀元全傳》載,其中生卒年可考者51人,其中20歲—30歲中狀元者37人,占72.5%,最小的18歲,50歲以上中狀元者2人。清代共有狀元114人,生卒年可考者54人,其中20歲—30歲中狀元者19人,占35%,最小的21歲。50歲以上中狀元者5人,最大的62歲。狀元之路絕不易于巴蜀之道。

    1、歷代狀元中,

    最為后世崇敬的民族英雄

    ,是南宋寶祐四年(1256年)丙辰科狀元

    文天祥

    。他以崇高的愛國精神和民族氣節(jié),被譽(yù)為“狀元中的狀元”。這也是文天祥的家鄉(xiāng)吉安市被譽(yù)為“文章節(jié)義之幫”的一個重要原因(另外一個原因是吉安考出了3000名進(jìn)士,是中國出進(jìn)士最多的地方)

    2、中國歷史上

    第一個狀元

    ,是唐武德五年壬午科狀元

    孫伏伽

    。

    3、歷代狀元中,

    對中國政治局勢起過重大影響和作用的

    ,是清咸豐六年(1856年)丙辰科狀元

    翁同龢

    。他一生兩次為帝師,在晚清帝、后兩黨之爭中為帝黨首領(lǐng)。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積極支持康有為變法主張,并密薦之于光緒皇帝,最終促成“戊戌變法”,使當(dāng)時政局發(fā)生重大變化。

    4、歷代狀元中,唯一

    由狀元而成為皇帝

    的,是西夏天慶十年(1203年)癸亥科狀元

    李遵頊

    。他是夏宗室齊王李彥宗之子,于天慶十年(1203年)參加西夏科舉考試,廷試得中第一,成為狀元。襲封齊王,又擢升大都督府主。后于西夏皇建二年(1211年)發(fā)動宮廷政變,廢夏襄宗自立,成為皇帝,是為夏神宗

    5、歷代狀元中,

    最早開始從事實業(yè)活動并取得巨大成就的

    ,是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甲午科狀元

    張謇

    。他于及第后次年(1895年)即從事實業(yè)活動,先后辦起數(shù)十個企業(yè)及大批社會事業(yè),影響遍及全國,被譽(yù)為“中國之大教育家、大實業(yè)家”。

    6、歷代狀元中,有據(jù)可考最早在科舉考試中

    連中“三元”的狀元

    ,是唐建中二年(781年)辛酉科狀元

    崔元翰

    。他先后考中京兆府解頭(解元)、進(jìn)士狀頭(狀元)、博學(xué)宏詞科敕頭、制科三等敕頭。

    7、歷代狀元中,唯一

    由武狀元而位至宰相者

    ,是唐代開元初年武舉高等(狀元)

    郭子儀

    。他一生歷仕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曾兩度擔(dān)任宰相。同時,他也是歷代武狀元中軍功最為顯著者。

    8、歷代科舉考試中,

    考中“三元”人數(shù)最多的是北宋

    ,共有孫何、王曾、宋庠(xiáng,即宋郊)、楊寘(zhì,同‘置’)、馮京、王巖叟等6人。

    9、歷代狀元中,

    官至宰相

    (含相當(dāng)宰相的官職,如內(nèi)閣首輔、大學(xué)士等)

    人數(shù)最多的是明朝

    ,共有胡廣、商輅等17人。

    10、歷代狀元中,

    詩、畫成就最高的

    ,是唐開元十九年(731年)辛未科狀元

    王維

    。他是盛唐山水田園詩派杰出代表之一,其詩歌藝術(shù)被認(rèn)為“自李(白)杜(甫)而下,當(dāng)為第一”。其繪畫被推為“南宗繪畫之祖”,古代文人畫亦自他而始。

    11、歷代狀元中,

    詞作成就最高的

    ,是南宋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甲戌科狀元

    張孝祥

    。其詞追蹤蘇軾,氣概凌云,具有深厚的愛國主義色彩,與張元干并稱南宋初期詞壇雙璧,是偉大的愛國詞人辛棄疾的先行者。

    12、歷代狀元中,

    書法成就最高的

    ,是唐元和三年(808年)戊子科狀元

    柳公權(quán)

    。他精于楷書,也擅長行草書,和唐代另一大書法家顏真卿并稱“顏柳”,歷史上還把他和唐代歐陽詢、顏真卿、元代趙孟頫合稱為我國“楷書四大家”。

    13、歷代狀元中,

    史學(xué)成就最高的

    ,是五代時后漢乾祐二年(949年)己酉科狀元

    王溥

    。他在唐代蘇冕始創(chuàng)會要體的基礎(chǔ)上,據(jù)蘇冕所編唐九朝《會要》及楊紹復(fù)等續(xù)修之書,重加整理,撰成《唐會要》一百卷。后又據(jù)五代歷朝實錄撰成《五代會要》三十卷。不僅史料豐富翔實,而且正式建立了會要體分類編纂的體例方法,為后世所仿效。這一貢獻(xiàn)被《四庫提要》稱為“厥功甚偉”。

    14、歷代狀元中,

    著述最豐的

    ,是明代正德六年(1511年)辛未科狀元

    楊慎

    。他不僅工詩,而且能文、詞和曲,并重視民間文學(xué),是頗有成就的文學(xué)家和著名學(xué)者。其平生著述達(dá)四百余種,雖多散佚,仍留存一百多種,現(xiàn)存詩作二千三百首左右,著述之豐,明時推為第一。

    15、歷代狀元中,

    植物學(xué)成就最高的

    ,是清代嘉慶二十年(1817年)丁丑科狀元

    吳其濬

    (jùn,同‘浚’)。他一生歷任多省巡撫,所至注意各地豐瘠與民生的關(guān)系,依據(jù)耳聞目睹,繪圖列說,并輯錄古籍中有關(guān)植物文獻(xiàn),成《植物名實圖考長編》二十二卷、《植物名實圖考》三十八卷,是我國19世紀(jì)一部重要的植物學(xué)專著。

    16、歷代狀元中,

    最著名的思想家

    是南宋紹熙四年(1193年)癸丑科狀元

    陳亮

    。他提倡注重事業(yè)功利有補(bǔ)國計民生的“事功之學(xué)”。提出“盈宇宙者無非物,日用之間無非事”的命題,和朱熹多次進(jìn)行過義利、王霸關(guān)系的辯論。其學(xué)說獨具體系,為永康學(xué)派的創(chuàng)始人。同時又是著名的文學(xué)家。

    17、歷代狀元中,

    最嗜飲茶并對我國茶道研究作出貢獻(xiàn)的

    是唐代元和九年(814年)甲午科狀元

    張又新

    。他所撰《煎茶水記》一卷,評論各種泉水煎茶之優(yōu)劣,是繼陸羽《茶經(jīng)》之后,我國又一部重要的茶道研究著作。

    18、歷代狀元中,

    唯一出使過東歐國家的外交使臣

    ,是清同治七年(1868年)戊辰科狀

    元洪鈞

    。他于光緒十三年(1887年)奉命出使俄、德、荷、奧諸國,任外交使臣三年。他利用西方資料撰著的《元史譯文證補(bǔ)》,開創(chuàng)了利用西方著作、資料研究元史的新紀(jì)元。

    19、歷代狀元中,

    有據(jù)可考唯一被皇帝招為駙馬的

    ,是唐會昌二年(842年)壬戌科狀元

    鄭顥

    。他狀元及第后七年,即大中三年(849年),被宰相白敏中作為駙馬人選推薦給唐宣宗,尚宣宗之女萬壽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