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神奇植物染色全國獨一無二(2)
凌風嘯
黎族沒有本民族的文字,漢文典籍中關于黎族染色的記載十分簡略。這給我們探知黎族染色的起源和歷史造成了很大的困難。兩位阿婆的回答看似簡單,卻道出了深刻的道理,即染色是在大自然某種條件啟示下,人們對利用植物染料有了初步認識,開始了植物印染的歷史。黎族老人對染色起源的解釋,與我國廣泛流傳的“梅葛二仙”的故事可謂異曲同工。相傳在遠古時期,人們學會了用麻布等纖維材料縫制衣服,麻衣等比獸皮羽毛舒適,但可惜都是灰白色的,不如獸皮羽毛漂亮。有一天,梅、葛兩人把白布掛在樹枝上涼曬。忽然,布被吹落到草地上。等他倆發(fā)覺后,白布成了“花”布,上邊青一塊,藍一塊,他們覺得奧妙準是在青草上。于是兩人拔了一大堆青草,搗爛后放入水坑中,再放入白布,白布一下變成藍色了。梅、葛二人由此得到了啟發(fā),發(fā)明了用植物染布的方法。梅、葛二人也就成了染布的先師,被尊稱為“梅葛二仙”。
幾千年來,心靈手巧的黎族婦女,不僅發(fā)明了先進的紡織技術,也成為最優(yōu)秀的“調(diào)色師”。黎族使用的染料多為植物類染料,較少使用動物類、礦物類染料。植物染料除了靛藍類為人工栽培外,其他幾乎都是野生的。植物染料可利用的部分包括根、莖、心、皮、葉、花、果等。
黎族生活在熱帶雨林地區(qū),植物染料資源十分豐富。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黎族婦女使用的植物染料不僅品種很多,不同的地區(qū)和方言,喜好和習慣又不相同,因而對染料的運用也有所差別。目前,黎族還在經(jīng)常使用的植物染料大約有十多種。
神奇染色自有奧妙
黎族婦女不僅知道什么植物染什么顏色,而且還能熟練地使用染媒進行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