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竹枝詞中的媽祖習俗
統(tǒng)軒子
竹枝詞原是巴渝地區(qū)一種古老民間歌曲,所以又名巴渝辭。唐代以后,因劉禹錫等詩人的仿寫,竹枝詞逐漸成為一種新的詩體,其形式似七絕而用詞平白,內容多為吟詠風土人情、民俗習尚。而在許多地區(qū),媽祖信仰就是一種民俗習尚,因此明清以前不少地方的竹枝詞內容都詠及媽祖文化。
媽祖為臺灣民間信仰最主要的神祗,所以媽祖竹枝詞甚多。如清康熙間諸生浙江仁和人郁永河,長寓福州,1697年因參與采硫磺居臺灣半年,著有《臺灣竹枝詞》。其一寫道:“肩披鬒發(fā)耳垂王當,粉面朱唇似女郎。媽祖宮前鑼鼓鬧,侏離唱出下南腔?!痹娔┳宰ⅲ?1)梨園子弟垂髫穴耳,撲粉施朱,儼然女子。(2)海舶演劇酬愿。(3)閩以漳、泉為下南。詩中的“鬒(zhen)發(fā)”指黑而密的頭發(fā),借指演員戴的假發(fā)?!百x”形容語言外人難以聽懂。“下南腔”指閩南話腔調。本詩描繪的是媽祖宮前的演戲情景。清光緒進士臺南人許南英也有《臺灣竹枝詞》:“春晚羅衫適體輕,買舟廿日渡安平。旌旗簇擁天妃過,茶果香花夾道迎?!北驹娒枋龅氖前财接瓔屪婊顒?。又如清咸豐舉人臺灣彰化人陳肇興有《赤嵌竹枝詞》15首。其一為:“荷蘭城外一聲雷,鑼鼓喧闐幾處催。儂向南鯤賽神去,郎從北港進香來?!弊宰⒃疲骸昂商m城,即赤嵌樓。南鯤,即臺南之前身。北港,媽祖發(fā)祥地?!鼻骞饩w諸生臺中云林人林朝崧有《臺中竹枝詞》四首,其一為:“南瑤宮畔去尋春,恰值天妃降誕辰。燭影爐煙三里霧,不知多少進香人?!北驹娫伵_中彰化南瑤宮媽祖誕辰進香盛況。
又如清光緒間寓居基隆的澳門詩人徐莘田,有《基隆竹枝詞》:“媽祖宮前夕照黃,閑從渡口數帆檣。欲知放港船多少,遠看桅燈幾點光?!眿屪鎸m指基隆圣安宮,分靈的媽祖稱為基隆媽。近代政治家思想家梁啟超i912年也作有《臺灣竹枝詞十首》,其一為:“郎槌大鼓妾打鑼,稽首天西媽祖婆。今生夠受相思苦,乞取他生無折磨。”詩末有自注:“臺人最迷信所謂天上圣母者,亦稱為媽祖婆,謂其神來自福建。每歲三月,迎賽若狂?!?905年曾與連橫等人內渡在廈門創(chuàng)辦《福建日日新聞》,鼓吹革命的臺灣嘉義人蔡佩香作有《迎媽祖竹枝詞六首》,描述嘉義新港奉天宮迎媽祖民俗活動。此舉二首:“沿街奉獻露無聲,徹夜燈光繞赤城。燦爛旌旗旗葉下,照來人影漫天明。”“二偶將軍伴駕前,高行闊步聳齊肩。幾曾眼耳隨風過,明澈崎嶇路八千?!庇?928年由崇晉書法社整理的近300首《鹿溪竹枝詞》,為日據時期臺灣中部一批詩人作品。其中涉及媽祖信仰者也有十多首。如許存德詩:“天后宮前是海濱,蒸波百頃白如銀。相攜新舊鹽田去,近水人家不患貧?!庇滞踅瘕堅姡骸笆ツ赣㈧`日日新,燒香士女看頻頻。儂將心思神前禱,暗把杯 卜遠人?!?/p>
浙江平湖乍浦鎮(zhèn)瀕海,媽相信仰也十分盛行。當地不少竹枝詞與媽祖文化有關。如清康熙舉人、平湖人沈季友有《乍浦竹枝詞》四首,其一為:“三重碧殿兩層階,小拜天妃蹴錦鞋。曾向海塘塘上坐,何人拾我雀頭釵?!北驹娝仦檎趾L吝吿戾鷮m,反映民間朝拜天妃習俗。又乾隆時平湖詩人林中麒,有《乍浦竹枝詞一百首》,其一為:“白日交龍晝燭燒,天妃宮歷近元宵。神燈靈異誰圖取,妙手還須倩一樵。”本詩主述天妃宮元宵將至之民俗活動。
清乾隆諸生、浙江錢塘人汪沆的《津門雜事百首》則是天津歷史上的第一部竹枝詞。其中有關媽祖的如:“天后宮前泊賈船,相呼郎罷禱神筵。穹碑剔別蘚從頭讀,署字都無泰定年?!薄霸涨绻猱嫴蝗纾`慈宮外斗香車。琉璃瓶脆高擎過。爭買朱砂一寸魚。”按《元史》載泰定三年(1326)“作天妃宮于海津鎮(zhèn)”。前一首對天津三岔河口天妃宮的始建年代進行了質疑。據元危素《河東大直沽天妃宮碑》載,泰定三年實際是對大直沽天妃宮火災后的重建。后一首有自注云:“天后宮舊稱靈慈宮,宮前有販小紅魚者,以琉璃瓶貯之?!?/p>
描寫天津天妃宮風俗的還有清道光間諸生天津人梅寶璐的《竹枝詞》:“九河天塹近漁陽,三輔津梁著水鄉(xiāng)。海舶糧艘風浪靜,齊朝天后進神香?!碧旖蛭挥谀线\河、北運河、大清河、子牙河和永定河五大干流組成的海河下游,故有“九河下梢天津衛(wèi)”之諺。本詩記述了海上運糧時向媽祖進香的史實。《天津風俗詩》:“新年著個滿堂紅,頰染胭脂一色同。熱鬧娘娘官畔路,香車飛趁夕陽紅?!鼻鍙垹c《皇會》:“三月村莊農事忙,忙中一事更難忘。攜兒偕伴舟車載,好向娘娘廟進香?!庇?926年天津文人馮文洵的《丙寅天津竹枝詞》:“家供張仙正是求,娘娘廟里又來偷。逡巡殿角知新婦,欲悉紅繩尚覺羞?!薄爸嗅婀聂[街前,皇會重興已不全。粉飾太平財力盡,爭豪斗勝遜當年?!边@些都是描寫天津媽祖皇會民俗及其衰落形勢的竹枝詞。
清代以來,上海也有許多竹枝詞吟詠媽祖信俗。如清嘉慶舉人、上海人顧翰有《松江竹枝詞》:“天妃宮里起笑歌,商賈紛紛祭賽多。女伴避人私禱祝,愿郎歸海亦無波。本詩描述天妃宮內女子為遠航丈夫禱求平安歸來的情景。清同治十一年(1872)《申報》副刊發(fā)表署名“杓溪生”的《滬城城內竹枝詞》有一首為:“天后娘娘小像前,中堂虔奉一爐香。相風旗出高檐外,知是一家放海船?!薄跋囡L旗”是種觀測風向的裝置,本詩反映了當時船家祭祀天后習俗。清光緒間上海諸生秦榮光作有《上??h竹枝詞》706首。其中有三首詠及媽祖祭祀活動。分別是:“東門外搭彩棚多,慶祝天妃圣誕過。續(xù)報廟園蘭會盛,花香風里聽笙歌。”“慣駕沙船走北洋,船頭四望白茫茫。得歸幸慶團圓會,天后城隍遍熟香?!薄疤旌笮袑m出使轅,靜安寺近味莼園。涌泉亭實推奇跡,一種無芒蝦現(xiàn)存?!钡谝皇讓佟皻q時”類,自注云:“天妃誕在三月二十三日。大東門外最盛。三月二十八日,城隍懿德夫人誕。是日,廟中清音宴待。蘭花會,此時最盛。”第二首屬“風俗”類。自注云:“沙船艤浦濱,由南載往花布之類,曰南貨;由北載來餅豆之類,曰北貨,率由番銀當交會,利過倍蓰,轉瞬可致富。凡沙船進出口,必向天妃宮城隍廟處燒香?!钡谌讓佟耙爻恰鳖?。有按語:“味莼園,張叔和別業(yè)?!苯虾H藙粢粢灿小渡虾V裰υ~》,其中二首為:“天妃圣母有行宮,赫濯聲靈四海同。護國庇民多被德,各商演戲謝神功。”“天后宮中玉步搖,瓣香密密叩瓊宵。愿郎心似江頭水,日月如期兩度潮。”自注云:“天后極靈驗,士女多進香者?!鼻迥┥虾H死钏闪钟小稖麨^竹枝詞》:“滿城簫鼓一時喧,海舶頻來天后尊。白晝?yōu)┣爸遂o,醉歌歸已近黃昏?!北驹娒枋錾虾┨戾鷱R會民俗活動。還有寓居上海的余姚頤安主人的《滬江商業(yè)市景竹枝詞》:“天妃圣母有行宮,赫濯聲靈四海同。護國庇民多被德,各商演戲謝神宮?!?/p>
各地零星的媽祖竹枝詞尚多。如清嘉慶間江蘇淮安詩人郭瑗有《淮陰竹枝詞》:“百子堂前灣復灣,天妃閘下浪如山。篙師鱗次踏霜立,小吏披裘放早關。天妃閘因天妃廟而名,與漕運有關。又如清同治拔貢、“嘉應三人詩人”之一的廣東興寧人胡曦有《興寧竹枝雜詠百首》其中有吟詠媽祖慶誕習俗的:“三月三迎阿母鑾,一群紅里倚闌干。小姑驀見郎君過,羞煞朱顏背轉看?!痹娪凶宰ⅲ骸疤戾缀舭⒛福仑ト粘鲇?,曰迎鑾,傾城士女縱觀?!庇秩?919年長沙《大公報》發(fā)表《長沙竹枝詞》,其《天花》一詩為:“麻痘原來疫氣生,小兒遇此實堪驚。天妃圣母靈如許,鳳輦時巡到處迎?!北驹妼懱旎ú∫吡餍校后@憂,民眾求助于媽祖,舉行盛大迎神禳災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