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廣元白花石刻(2)
刺破
光緒末年,巴中魏喜先、魏禮先來廣隨叔學藝,后在縣城北街(今市中區(qū)幼兒園南)開設“老鐵筆齋”,因料設計,雕刻成帶有山水、人物、花鳥、禽獸的石屏、硯臺、筆筒、花缽、魚缸、石瓶等工藝品??谷諔?zhàn)爭時期,國民政府監(jiān)察院長、書法家于佑任路過廣元,見魏氏所刻“蘇武牧羊”硯臺,十分稱贊。新中國成立后,石刻社藝人在廣元縣城東山辦石刻社,繼承發(fā)展石刻術,生產高雕鏤空的“飛龍”石硯、“梅花”筆筒,玲瓏剔透的“松鶴”花瓶、“荷花”魚缽,以民間傳說、山水景色為題材的“嫦娥奔月”、“劍門雄關”石屏。產品曾參加歷屆省和全國工美術展覽。1956年全國工藝美術代表會上,朱德委員長曾親切接見魏禮先等藝人并合留念。1978年起,部分精品被選送到日本、香港、加拿大、美國、圭亞那展出。1979年石刻老藝人張禮榮出席全國工藝美術設計制作人員代表會,在北京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
近兩年來,四川省將白花石刻納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范圍,似乎讓劉玉瓊師徒看到了希望,他們希望當地政府對白花石刻原料地實施合理保護,免遭更大的人為破壞。希望壯大白花石刻藝人隊伍,修建白花石刻綜合藝術館,對“廣元白花石刻”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保存和宣傳,帶動旅游產業(yè)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