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木溝龍鳳呈祥傳說
鴻信
亞木溝一直流傳著一個“龍鳳呈祥”的故事,據(jù)說這個故事的原文以詩歌形式被記載在歷代土司的經(jīng)書上,每次土司求雨或者祭祀的時候都會唱這首詩歌。后來該經(jīng)書下落不明,也沒人能再用詩歌唱誦,就被一代代口頭傳下來。
東海龍王最小的孫子幼時很淘氣,也非常貪玩。小龍孫兩歲的時候在海里玩膩了,想到陸地上去看看,于是就偷偷溜出龍宮,還把他爺爺?shù)呐d雨珠也帶走了。小龍孫沿著長江到了洞庭湖,他在湖里拋著興雨珠玩耍,一高興就忘了時間,暴雨連續(xù)下了近一個月,洞庭湖漲大水淹沒了很多人畜田園。正值四大天王在南天門巡視,看見人間有條小龍在湖里興風(fēng)作浪,于是趕去興師問罪。小龍孫一看見四大天王的兇煞模樣,十分害怕,吐一口白霧掩護(hù)逃走,逃了不知多遠(yuǎn),又累又餓,眼看后面追兵越來越近,他低頭看見一座綿延千里的大山,情急之下就向大山深處竄下去,想找個藏身之處??墒?,當(dāng)他落地時卻發(fā)現(xiàn)是座石山,光禿禿的,又干又硬,他再也無法動彈。四大天王用仙繩把小龍縛在山頂?shù)木奘希瑴?zhǔn)備把這個危害眾生的小魔王抽筋扒皮,東海龍王聞訊趕來,替小龍孫向四大天王求情。四大天王答應(yīng)不處死小龍,卻下了咒語:“若非石化水,永無歸海期?!边@仙繩也只有四大天王合力才能解除,老龍王無計可施,只好收走了興雨神珠,留下最疼愛的小孫子在荒山僻野里。
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小龍孫忍受著風(fēng)吹日曬,嚴(yán)寒酷暑。有一天,山下來了很多人,他們在壩子上蓋房安家、開荒種地,然而一連幾個月干旱,莊稼都枯了,還有人渴死,人們整天跪在地里求神降雨,可是天依然未變。又過了幾日,小龍孫看見幾個人抬著一個嬰兒來到了壩子上,燒香后準(zhǔn)備砍死嬰兒祭天。小龍孫心里不忍,想救人但又不能動,急切之下就用龍爪撕下一塊鱗甲搓成粉仍下山去,鱗粉頓時化作一場大雨,莊稼得救,人們都活了下來。遠(yuǎn)處山頂?shù)男▲P凰看見了,對他說:“我好幾年前就來到了對面的山上,可聽說這邊有條惡龍,所以一直不敢過來,可是我看你并不像傳說的那樣惡毒呀?!毙↓垖O想起年少時惹的禍,不由得自責(zé)、后悔,發(fā)誓以后要救助人們,以贖罪愆。于是,小鳳凰就把小龍孫當(dāng)成了朋友,每日每夜都陪在他身邊,當(dāng)他撕下鱗甲后,就去采集一種神奇的樹葉來為他治愈傷口。
這樣過了好幾年,山下安家的人越來越多,可是連年干旱,為了降雨救人,小龍孫的鱗甲已經(jīng)全抓完了,眼看人們又要被餓死,他非常著急,苦惱起來。恰巧有個騎著青牛路過的老人,指點他們只要小鳳凰肯替小龍孫啄斷仙繩,不但可以救出小龍孫,還可以拯救山下的人,說完話老人就騎著青牛騰云走了。小鳳凰感到很欣慰,終于可以救自己的好朋友脫離苦海了,可是那仙繩甚是怪異,每當(dāng)她啄累了一休息,那仙繩的缺口又復(fù)原了。小鳳凰只有不停不歇的啄,一直啄了三百六十天,那美麗修長的嘴都被磨完了,可繩子只缺掉一小半。小鳳凰不想放棄,繼續(xù)啄時,嘴流血了,當(dāng)鮮血滴到繩子上時,繩子竟出人意料的消失了。
小龍孫非常感動,高興得凌空飛躍,然而剛飛起來就跌下地來,這一跌不要緊,只見山頂硬生生被他跌開一條縫,滿是傷口的身子卻被緊緊夾在石縫里,一點無法動彈,眼睛也慢慢閉起來了。小鳳凰被這個突如其來的變故驚呆了,千辛萬苦才救出好朋友,轉(zhuǎn)眼間卻這樣死了,到底是救了他呢,還是害了他?小鳳凰不由得哭了起來,她的眼淚滴在一塊石頭上,那塊石頭立刻就化成了水,她一哭就哭到次年的二月初二,這時地縫里的石頭都化成了水,水漸漸匯成了湖。等到湖水漫過小龍孫的軀體時。這時怪像發(fā)生了,死去的小龍孫猛地抬起頭來,接著向前撞去,頓時幾重山都裂開了一條彎彎曲曲的縫,深達(dá)幾百丈,形成了一個峽谷,直通山外的壩子。湖水順著峽谷流了出去形成了一條河溝。山上的石頭慢慢變成了泥土,光禿禿的山開始長出了茂密的草木,天氣也變得風(fēng)調(diào)雨順起來。
千百年來,那條被小龍孫撞開的溝蜿蜒盤桓在梵凈山麓的太平河畔,它的水常年不斷,清澈甘甜,世世代代養(yǎng)育著山外的人。因為深淵里時有龍吟,只聞其聲,不見其形,古時候的人把這條溝叫做“隱龍溝”,把她源頭那邊的大山叫做“鳳凰山”,他們覺得那對龍鳳沒有離開,一直在為亞木溝的人賜福降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