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扎蘭屯烏蘭夫同志紀念館
青芙
烏蘭夫(1906—1988),曾用名云澤、云時雨。內蒙古土默特左旗人,蒙古族。1923年12月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9月轉為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1938年4月任中共綏蒙工委委員??谷諔?zhàn)爭勝利后,歷任綏蒙政府主席,中共晉察冀邊區(qū)中央局委員,中共內蒙古工作委員會書記,內蒙古自治運動聯(lián)合會主席兼軍事部部長。1947年至1949年,任中共內蒙古工委書記,內蒙古自治區(qū)人民政府主席。
新中國成立后,歷任中共中央華北局副書記,中共中央內蒙古分局書記,綏遠省人民政府主席。1954年后,歷任國務院副總理,中共內蒙古自治區(qū)委第一書記。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先后當選為第四屆、第五屆、第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第五屆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1977年—1982年任中共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部長。1983年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中共第七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八、十、十一、十二屆中央委員,第八屆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第十一屆和十二屆中央政治局委員。1988年12月8日在北京逝世。
2015年7月11日,我國首個烏蘭夫紀念館分館——扎蘭屯市烏蘭夫同志紀念館開館。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布赫(烏蘭夫之長子)為紀念館揭匾。
扎蘭屯市烏蘭夫同志紀念館,占地面積8051平方米,分為烏蘭夫同志工作舊址、烏蘭夫文化主題廣場、烏蘭夫同志半身銅像等幾個組成部分。
烏蘭夫同志工作舊址建于1935年,當時是偽興安東省第一任省長額勒春的官邸,為自治區(qū)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扎蘭屯市被認定革命老區(qū),烏蘭夫同志紀念館被列為紅色旅游重點景區(qū)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紀念館中收藏著烏蘭夫在扎蘭屯市生活、工作期間的珍貴照片和生活用品、辦公用品等實物。
館內恢復了烏蘭夫同志當年在扎蘭屯工作和生活的原貌,陳列了烏蘭夫同志1948年至1962年期間多次來扎蘭屯工作和生活的重要文獻和實物。
通過烏蘭夫在扎蘭屯的印跡即展示了一個偉人的豐功偉績也顯現(xiàn)出他的樸實與平凡,通過歷史和地域的跳動,把他與扎蘭屯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
烏蘭夫同志紀念館從四個單元介紹烏蘭夫同志的一生,是為祖國的解放和統(tǒng)一不斷奮斗的一生,是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yè)不斷奉獻的一生,是為各民族的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不斷追求的一生。
第一單元 踏上革命征途。烏蘭夫,曾用名云澤、云時雨,化名陳云章。1906年12月23日出生在內蒙古土默特左旗塔布村一個蒙古族農民家庭。
在北平蒙藏學校學習期間,在李大釗 ,趙世炎、鄧中夏等 共產(chǎn)黨人的影響和引導下,走上革命道路。
民國13年(1924年)4月,與多松年、奎璧等人主持創(chuàng)辦了內蒙古地區(qū)第一個蒙古族革命刊物《內蒙古農民》。
第二單元 成立我國第一個民族自治區(qū)??谷諔?zhàn)爭勝利后,烏蘭夫同志按照黨中央的部署,深入發(fā)動群眾,開展自治運動。內蒙古全境解放后,民國36年(1947年)4~5月,成功地召開“五·一”大會,勝利地宣告中國第一個少數(shù)民族自治政權—內蒙古自治政府誕生。
1946年初, 成功地召開了在內蒙古革命史上有著重要意義的“四·三”會議,撤銷了東蒙古自治政府,為建立統(tǒng)一的內蒙古自治區(qū)奠定了基礎。
第三單元 在黨,國家和自治區(qū)領導崗位上。建國后,作為黨和國家領導人的他,為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為民族工作的健康發(fā)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功績。
1955年9月烏蘭夫被授予上將軍銜和一級解放勛章。
第四單元 關心指導扎蘭屯各項事業(yè)的發(fā)展。
烏蘭夫曾兩次來到扎蘭屯,在雅魯河畔留下了許多軼事、佳話。
1948年3月,內蒙古共產(chǎn)黨工作委員會書記、內蒙古自治政府主席烏蘭夫來到扎蘭屯組織籌備召開旗縣以上領導干部大會(后根據(jù)中共中央東北局指示,會議改在哈爾濱召開)。
1962年,烏蘭夫再次來到扎蘭屯視察,從科學發(fā)展的角度對扎蘭屯國民經(jīng)濟的恢復發(fā)展、保護草原和森林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作出了許多重要指示,為扎蘭屯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文化休閑廣場上的烏蘭夫同志的雕像最為醒目。雕像為半身銅像,是由著名的雕像藝術家潘鶴先生所作。這尊雕像是他繼呼和浩特烏蘭夫紀念館和烏蘭夫故居博物館之后第三次為烏蘭夫同志塑像。塑像選取的是烏蘭夫同志1948年來到扎蘭屯時的形象,他迎著3月的寒風,手拿筆記本,神情專注而堅定,再現(xiàn)了年輕的烏蘭夫同志對內蒙古未來建設運籌帷幄,充滿信心的形象。
烏蘭夫同志把畢生精力獻給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和社會主義 建設事業(yè),為民族團結復興和 祖國 統(tǒng)一繁榮建立了卓越的功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