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嘉慶帝皇后 孝和?;屎螅üТ然侍螅?/h1>
顧北
孝和?;屎螅?776年11月20日-1850年1月23日) ,鈕祜祿氏,滿洲鑲黃旗人,嘉慶朝首位貴妃,首位皇貴妃,嘉慶帝第二任皇后,清朝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后。禮部尚書、三等承恩公恭阿拉之女。
乾隆五十五年入潛邸為嘉親王側(cè)福晉。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生皇七女,幼殤。乾隆六十年生皇三子綿愷。嘉慶元年冊封為貴妃;嘉慶二年五月二十晉封皇貴妃,攝六宮事;嘉慶六年正月初八冊立為皇后。嘉慶十年二月初九生皇四子綿忻。嘉慶二十五年七月尊奉為皇太后。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十一日薨于壽康宮,終年七十四歲,葬于昌陵西面三華里處昌西陵。全謚曰:孝和恭慈康豫安成欽順仁正應(yīng)天熙圣?;屎?。
人物生平
乾隆四十一年十月初十日出生,父禮部尚書恭阿拉。
乾隆五十五年,入潛邸為側(cè)福晉。
乾隆五十八年六月二十六日,生皇七女,未命名,幼殤,未封。
乾隆六十年六月二十二日,生皇三子綿愷。
嘉慶元年正月初四日,冊封為貴妃。
嘉慶二年五月二十日,晉封為皇貴妃。
嘉慶四年四月十八日,立為皇后。
嘉慶六年四月十五日,行立后典禮。
嘉慶十年二月初九日子時,生皇四子綿忻。
嘉慶二十五年七月,尊為皇太后。
道光二年,因宣宗冊立皇后擬加徽號,十一月二十七日加上康豫二字。道光八年,因平定新疆?dāng)M加徽號,十一月初八日加上安成二字。道光十四年,因宣宗繼立皇后擬加徽號,十月二十一日加上莊惠二字。道光十五年,因孝和?;屎罅f壽擬加徽號,十月初九日加上壽禧二字。道光二十五年,因孝和?;屎笃哐f壽擬加徽號,十月初六日加上崇祺二字。
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十一日薨于壽康宮,終年七十四歲。
咸豐三年二月二十六日,葬于昌陵西面三華里處昌西陵。
皇后時期
嘉慶帝為皇子時,鈕祜祿氏被冊封為側(cè)福晉。仁宗即位后,冊封為貴妃?;屎笙菜D氏逝世后,太上皇命其為皇后,先晉封為皇貴妃,嘉慶六年,冊立為皇后,居住在儲秀宮。嘉慶二年二月初七孝淑睿皇后喜塔臘氏病逝后,其子交由孝和?;屎笳疹?。孝和?;屎笥袃勺?,即皇三子叫綿愷與皇四子綿忻。孝和睿皇后對旻寧視如己出,對他倍加愛護(hù)和關(guān)照,并且旻寧做皇子時與這兩個同父異母弟弟關(guān)系很好,與繼母孝和?;屎蟮母星橐彩钟H近。宣宗能夠即位與孝和睿皇后也有推舉之功,所以宣宗視她如同生母一般,更稱其為皇母。
太后時期
嘉慶二十五年七月己卯廿五日,仁宗駕崩事出突然,繼承人選未及明示。據(jù)御制《古今儲貳金鑒》序,世宗以后的清代歷朝皇帝,在選定繼承人之后并不宣布,只預(yù)立密詔二道放好即可,一藏于乾清官正大光明匾額的后面,一藏于皇帝隨身所帶的金盒中,鈕祜祿氏身為仁宗皇后,當(dāng)然不會不知道這種事情“立儲家法”。然則她之所以在仁宗崩駕后傳懿旨令綿寧繼位,是因為她清楚知道綿寧為高宗指示,仁宗屬意的繼承人,高宗曾與晚年親自于宮內(nèi)操辦綿寧與原配孝穆成皇后的婚禮,并賜皇孫夫婦婚后仍居宮內(nèi),此乃清朝皇帝對皇孫特例之舉,為清朝最隆重的由太上皇、皇帝全部參與的皇孫婚禮,也是高宗暗示宣宗為皇太孫之舉,仁宗生前也為宣宗培植勢力,大力封賞。
孝和?;屎筲o祜祿氏此無私之舉為宣宗所衷誠敬服,因而其后母子關(guān)系融洽。孝和睿皇后在道光一朝對內(nèi)外有著相當(dāng)?shù)挠绊?,《翁同龢日記》同治五年四月十六日記載:醇邸言,宣宗晚年,每披軍報,必不怡良久。一日問孝和?;屎蟀玻m英夷占定海,上強(qiáng)為慰藉。太后厲聲日:“祖宗創(chuàng)業(yè),尺土一民皆艱難締造,何今輕棄之耶?”上長跪引咎。
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初八日從綺春園回宮的孝和?;屎笊眢w不適,宣宗聞訊,趕忙前往問安。初九日、初十日,宣宗也都前往問安。十一日,孝和?;屎蟛∏榧鞭D(zhuǎn)直下,宣宗趕忙前往孝和睿皇后身邊服侍,申時,孝和?;屎蟊朗牛瑝勰昶呤臍q。這一年,宣宗自己知道自己已經(jīng)六十八歲了。孝和?;屎笏篮?,宣宗在喪處“席地寢苫”,恪守孝子居喪的禮節(jié),雖經(jīng)王公大臣屢次奏請還宮,堅持不允,《實錄》記載宣宗“哀慟號呼,擗踴無數(shù)?!辈⑶以谛⒑皖;屎蟮膯适轮?,“上(宣宗)凡值供奠行禮,哭必盡哀”。孝和?;屎蟮撵`柩移置綺春園迎暉殿后,宣宗仍居慎德堂的“苫次”。也由于他自己也是一個很弱的老人了,哀毀勞頓,難免會損害自己的健康。何況他那時也有病在身,正是這兩種原因讓他有病開始不能起了。就在孝和睿皇后逝世以后的一個多月,清宣宗皇帝亦在慎德堂喪次崩駕。
人物評價
皇后為人明智,在仁宗皇帝死后,由于是突然死亡,宮內(nèi)起初并未找到放在光明正大匾后的秘密立儲的小金盒。皇后深知宣宗為高宗指示,仁宗屬意的繼承人,且宣宗為仁宗皇帝原配孝淑睿皇后所生嫡子,宗法地位也高于妾室扶正的孝和?;屎笏?,孝和?;屎笄宄约旱膬鹤訜o論從哪一方面都不具備挑戰(zhàn)宣宗帝位的能力,如果此時孝和?;屎笃髨D以私心輔助親子即位,不能使朝廷宗室信服。 在這種情況下,她以皇后名義降旨指定由綿寧繼位,換得宣宗敬佩。
史籍記載
《清史稿》
孝和?;屎螅o祜祿氏,禮部尚書恭阿拉女。后事仁宗潛邸,為側(cè)室福晉。仁宗即位,封貴妃。孝淑皇后崩,高宗敕以后繼位中宮。先封皇貴妃。嘉慶六年,冊為皇后。二十五年八月,仁宗幸熱河崩,后傳旨令宣宗嗣位。宣宗尊為皇太后,居壽康宮。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甲戌,崩,年七十四。宣宗春秋已高,方有疾,居喪哀毀,三十年正月,崩于慎德堂喪次。咸豐三年,葬后昌陵之西,曰昌西陵。初尊皇太后,上徽號。國有慶,累加上,曰恭慈康豫安成莊惠壽禧崇祺皇太后。逮崩,上謚。咸豐間加謚,曰孝和恭慈康豫安成欽順仁正應(yīng)天熙圣?;屎?。子二:綿愷、綿忻。女一,殤。
《清仁宗實錄》
遣禮部尚書德明、為正使。禮部右侍郎周興岱、為副使。持節(jié)、赍冊、寶、冊封側(cè)妃鈕祜祿氏為貴妃敕曰椒庭備秩。贊坤極之安貞。桂殿分榮。沛巽申而畀錫冠崇班于翟鞠。壸職兼修襄順德于珩璜芳型是式。爾皇太子側(cè)妃鈕祜祿氏。柔嘉維則。淑慎丕昭。名族鐘祥允協(xié)瑤筐之吉內(nèi)朝輔治。庶騰煒管之徽。茲以皇帝嗣位初元冊立皇后是用封爾為貴妃。錫以冊寶。于戲翊化六宮之長。迓厥繁禧。拜恩九御之先膺茲鴻慶。欽此。朕謹(jǐn)遵奉太上皇帝敕旨舉行冊封典禮尚其祗承無斁。
上奉太上皇帝命。遣大學(xué)士劉墉、為正使。禮部左侍郎鐵保、為副使。持節(jié)、赍冊寶、冊封貴妃鈕佑祿氏為皇貴妃。敕曰、全付有家。必資賢于內(nèi)助。聿綏多福。宜佐治于中闈。矧訓(xùn)政之方長。尤承歡之攸贊。爰循蕆典。式舉彝章。爾貴妃鈕祜祿氏、華胄鐘祥。德門毓粹。早依光于桂邸。敬慎恒昭。嗣領(lǐng)秩于蘭宮。溫恭愈懋。問安侍膳。時襄溫清之文。獻(xiàn)繭稱絲。夙樹儉勤之本。用載揚(yáng)夫蕙問。镠簡升華。佇特晉于椒涂。袆衣作則。茲封爾為皇貴妃。錫之冊寶。爾其庥承滋至。彌隆尊養(yǎng)之誠?;J蓟?。并著謙和之范。尚徽柔之允葉。體順垂模。期蕃祉之備膺。含章?lián)嶙u(yù)??搜芾ぴ畱c。倍徵泰運(yùn)之亨。欽哉。
諭內(nèi)閣、前曾奉皇考敕旨。孝淑皇后二十七月后。命立皇貴妃為皇后。今已屆期。應(yīng)欽遵敕旨正位中宮?;屎笾腹О⒗?、著照例封為一等候。所有應(yīng)行冊后典禮。俱俟嘉慶六年二十七月釋服后。著各該衙門詳查定例。奏明擇吉舉行。
諭內(nèi)閣、前于乾隆六十年。欽奉恩旨。于次年正月傳位后。冊立朕元妃為皇后。經(jīng)內(nèi)閣照例撰擬恩詔進(jìn)呈。其時我皇考日勤訓(xùn)政。一切禮儀詔令。自應(yīng)統(tǒng)于所尊。曾蒙圣諭。循例祭告天地宗廟。不必撰擬恩詔。停止慶賀表箋。并以皇后壽節(jié)暨元旦冬至。亦俱停止箋賀。禮緣義起。朕受寶以后。敬謹(jǐn)遵行。嗣于嘉慶二年。先皇后逝世。蒙皇考賜謚孝淑。晉封朕之貴妃為皇貴妃。命于孝淑皇后二十七月后。舉行冊立皇后典禮。四年四月、欽遵敕旨。今皇后正位中宮。而冊立之禮。理宜俟朕釋服后舉行。因思立后頒詔。乃本朝家法。載在會典。實亦古今通義。誠以皇后母儀天下。佐理化原。于冊立之際。祭告天地宗廟。并頒詔天下。以昭慎重。列圣舊章。自當(dāng)恪守。著于本年四月十五日、御殿行冊立禮。其應(yīng)頒恩詔。著遵例舉行。一切事宜。各該衙門查照豫備。至于中外臣工慶賀表箋。及遇壽節(jié)令節(jié)奏上箋賀。欽遵圣訓(xùn)。仍行停止。
命文華殿大學(xué)士董誥為正使。內(nèi)閣學(xué)士普恭為副使。持節(jié)、赍冊、寶、冊立皇貴妃鈕祜祿氏為皇后。冊文曰。朕聞圖闡坤珍。儷宸樞而著象。景宣舒御。凝寶曜以齊輝。資福耦之克承。表鴻儀而作配。宮庭禮洽。典冊光崇。咨爾皇貴妃鈕祜祿氏、粹毓名宗。慶貽勛閥。安貞中乎矩度。應(yīng)地時行。敬順本于性成。伣天祥定。早從潛邸。揚(yáng)令德于翚褕。夙奉彝章。佐同功于繭館。列星妃之貴重。璇掖升華。增彤史之煒煌。黼帷錫祉。寶命篤椿庭之鑒。蕃厘衍椒室之祥。閱三載以屆期。正中宮而協(xié)吉。茲朕欽遵皇考高宗純皇帝敕旨。以金冊、金寶、立爾為皇后。爾其敬仰恩慈。勉勤內(nèi)載。秉虔恭于齍敦。肅禮灋于琚裳。布仁惠之芳風(fēng)。翊昇平之郅治。母儀尊于天下。相須而成。王化基自宮中。端本而善。丕膺顯命。懋迓洪禔。欽哉。
《清宣宗實錄》
諭內(nèi)閣、欽惟大行皇太后德懋徽柔。儀昭光大。體坤元之合撰。備懿媺以難名。仙馭遐升。遺徽永著。今據(jù)大學(xué)士九卿等、敬謹(jǐn)擬上尊謚。朕仰維慈愛。忍痛攄誠。謹(jǐn)于徽號十二字內(nèi)酌留六字。合之恭上尊謚。稱曰孝和恭慈康豫安成應(yīng)天熙圣?;屎?。允足昭垂萬禩。式表尊崇。薄海同欽。咸瞻鉅典。所有應(yīng)行典禮。該部敬稽成例具奏。
家族成員
父親:禮部尚書恭阿拉
母親:葉赫那拉氏(恭阿拉之妻)
丈夫:愛新覺羅·颙琰(yóng yǎn,仁宗皇帝)
繼子:愛新覺羅·旻寧
兒子:皇三子愛新覺羅·綿愷、皇四子愛新覺羅·綿忻
女兒:皇七女
哥哥:寧武泰
弟弟:和世泰
妹妹:肅王府不入八分輔國公敬敘夫人、睿勤親王端恩福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