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東著名古園林 彭園
露露氏
彭園位于揭陽市區(qū)梅云街道厚洋村,是粵東地區(qū)第一座私家園林。始建于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占地1萬多平方米,有四望樓、碧漣亭、藥圃、東堂、書齋、武館、水榭、假山等建筑物。以樓、堂、齋、館、榭、舫配以松梅竹等名貴花木,構成宋代典型的文人園林景觀。園主人為當時曾任大理寺少卿、潮州知州的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彭延年。
彭延年(1009—1095)字舜章,號震峰,江西廬陵(今吉安)人,進士,是大文學家歐陽修的遠房表弟。歷任福州推官、大理寺評事、大理寺副卿、知潮州軍事、大理寺正卿,任計30年。北宋熙寧元年2月至翌年7月,神宗帝命直秘寺丞,會修《英宗實錄》。因與王安石政見相左,故被貶來潮為州府。在潮為官8年,頗有政績,他減賦稅,修筑韓江堤,治水救災,擊流寇、??埽硐仁孔?,斷指而不顧,與民生息,救民如水火,“城內挖井36口,解困汲絕”。澤及潮民,有功于斯,民頌曰:“解結理絮,惟我彭公;復我生我,有我彭公”。
從邊遠的潮州回到京城任大理寺卿后,彭延年已年近古稀,本就有歸隱之念,便于翌年即毅然上書辭職,告老歸田。宋神宗遂賜紫衣金帶,賞地百畝,讓他致仕歸潮。彭延年乃于海陽縣浦口村建造了彭園。
據(jù)地方史志和彭氏譜諜載,彭園“軒有東堂,左竹右松,負面澤,有書在架,有鶴在庭,命車載酒,社友聚應于德星,牧唱漁歌,忘返適情于伏臘?!笔情沤虾幽习兑惶庯L景雅致的私家園林。
該園布局依山面水,樓、堂、亭、閣、花木、藥圃頗得自然真趣的境界,也有不可忽視的歷史作用。它引進和傳播了中原地區(qū)的建筑、雕刻藝術,促進潮州營造技術發(fā)展,為繁榮潮州的私家園林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該園在北宋盛極一時,譽傳中外,彭園、彭祠、彭墓,現(xiàn)被揭陽市政府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切云架樓閣,依水植瑯軒”,“東堂清泚處,待創(chuàng)碧漣亭”這些出自《浦口村居好》組詩的句子,都是環(huán)繞彭園的規(guī)劃與建設而寫。于是彭園作為實體文化遺存為榕城奠定了園林建設的發(fā)軔基石,而與彭園直接相關的《浦口村居好》組詩,則成為榕城也是揭陽最早的建筑文獻。
彭延年逝于1095年,享年87歲。墓位于揭陽梅云鎮(zhèn)林厝寮浮丘山,坐南朝北,建于宋紹圣三年(1096)。如今潮汕及梅縣、大埔、興寧、豐順、汕尾市各縣,惠州、東莞、廣西、福建、湖南及香港、臺灣和新加坡、泰國等地,皆有彭延年之后裔。彭園于1995年延年公逝世900周年由彭氏后裔籌資復建,館內珍藏延年公遺像、真跡墨寶、詩句家訓等歷史文物,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
彭園主體建筑中的嵌瓷也是難得一見的藝術經(jīng)典。嵌瓷是廣東潮汕著名的漢族傳統(tǒng)手工藝,主要材料是選用各種顏色的精薄瓷器剪取成所要表現(xiàn)對象的瓷片,也稱“饒”片。起初的嵌瓷主要用在祠堂、廟宇及民居“四點金”、“下山虎”等建筑物的屋頂裝飾,后來隨著欣賞價值的不斷提高,藝人們將其制成便于搬運的藝術品小件經(jīng)人們欣賞、陳列、收藏。
1994年,市政府將彭園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